第172章 各方支援(1 / 2)

当年先皇膝下五子,当今圣上和大皇子一个占长一个占嫡,双方争的你死我活。

当年双方的派系针锋相对,明争暗斗步步见人命。

当今圣上继位以后,膝下七子,为了自己的儿子不步自己的后尘。

早早就立下与发妻的第一个孩子为太子,嫡长都占亲自教养,避免以后生出事端。

只不过世事无常,在太子十岁的时候因为一场天花去世。

圣上有意考察剩下几个皇子的能力,一直任其发展各自的势力。

圣上身体康健的时候,还能压住几个皇子,但自从圣上第一次突发昏厥以后,身体越发不好。

趁着圣上身体日渐空虚,朝堂的争斗也进入白热化阶段。

李靖的大哥原本已经多日称病不上朝,顺郡王府也闭门不出。

家书里辽城的情况迫在眉睫,但辽城发往京都的三封求援奏折都石沉大海。

因为李家和顺郡王府的中立,辽城的问题被几方势力踢皮球,要不就是想顺势拉两家上船。

不过现在的两家不是天门谷惨案时的孤立无援,这些年的姻亲旧故也纷纷在朝堂上发言。

顺郡王府的老王妃更是身披诰命,带老顺王的盔甲叩宫门。

惊动了后宫自太子去世便紧闭宫门的皇后,中宫的宫门再一次被打开。

辽城的奏折也被送到养病的圣上跟前,圣上又是气得咳好几口血。

当即让发兵增援,可是大奉朝擅长水战的将领不多,一时正找不到人带兵。

“殿下此时正是您的好机会。”三王爷的心腹幕僚进言。

“一直以来几位皇子都没法手握兵权,之前本来借三七药材搭上西南的兵权,也被从中打乱。

这次正是有机会染指兵权的好机会呀。”

“兵权确实是我心心念念的,但此时去辽城岂不是身涉险地!”三王爷既想要兵权又不想身涉险地。

“情况还没到最坏的时候,胜负还是未知,辽城的赵老将军身经百战,李靖更是一个老狐狸。

如果咱们带援军过去,您身为皇子既能得人心。也能顺利接管辽城的军权。

即使不敌战败,您以皇子之身亲临战场涉险,战场指挥不利也是李靖和赵老将军,跟您又有什么关系呢?

而且您的安全也不用担心,咱们在辽城也不是没有根基,海河帮还在呢!”幕僚替三王爷分析局势。

三王爷听从幕僚的建议在朝堂上直接请命,圣上权衡再三又命几位将领随行。

三王爷带着援军奔赴辽城,而辽城又将将挡住第二波攻势。

之前的辽城严守城门,禁止民众出逃,而此时的辽城不再紧闭城门,允许民众出走。

除了普通和官眷可以投奔亲友出走以外,所有的官员一律不准出逃。

“咱们的爹娘和孩子就交给你了!”

“当家的!你要好好的!”

“如果我没能回来,你就再找个好人家”

……

此时辽城的家家户户都面临着这样的场面。

之前城门没开的时候人人想出走逃命,现在城门开了反而走的人很少。

大部分的人家选择把家里的老幼妇孺送走,家里壮丁留下。

按他们的话说就是,把妻儿父母送走是留后,自己留下是忠义。

他们是土生土长的辽城人,辽城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根。

他们怕死但他们更怕失去家国。

越来越多的人安顿好家里人以后,自愿参军。

而在往外出逃的人群里,也有一批人在逆行在辽城里扎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