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道士(1 / 2)

所谓长生不老 韩良狗 1656 字 3个月前

请输入正文。老降最后还是命不够硬,没迈过四十岁的坎,就埋在了他以前住的窝棚下面的地里,和那只大狗一起。出殡那天,村里只来了一半的人,还有一半人去市里的法院看庭审去了。两个偷狗的,到医院就发现被打的半死,手上跟腿上的骨头全断了,内脏也全部充血,唯一清醒的就是脑子。吴屠户觉得有点可惜,下手还是轻了点。开车撞死老降的判了死刑,还有一个判了无期,王老师带头在法院面前放了一串鞭炮。那天法院面前跟过年一样,鞭炮皮铺了红艳艳的一大片。

三爷换了一身新的道袍,带着志明往荒地赶,远远的就瞅见了那条送殡的队伍,扎一眼看觉得很奇怪,因为明明是一个送丧的队伍,却基本上没人穿孝衣,就几个小辈带了个白色的布条。前面是那些小辈举着招魂蟠,中间是老降那些没有血缘的叔和哥们抬着棺材。后面跟着不知道什么关系的人,也可能没有关系的人们举着花圈花篮之类的。最后面跟着一个撒纸钱的小孩。

村里的路就那么短,送葬的队伍很快就到了那片荒地。老降住的那个窝棚已经被拆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被刨出没多久的方坑,潮湿新鲜的黄土在这片泛白的土地上格外显眼。棺材和这个小坑完美配对,基本上没有留下什么大的缝隙,比当年老降给别人刨的还好。棺材放下去的一瞬间,人群突然不知所措起来,他们在考虑此时应不应该哭,因为老降和他们所有人完全没有任何血缘关系,他们和老降的交情只不过是平时路上打个招呼,上坟的时候随便扯几句闲皮,或者家里有事的时候老降过来帮个忙,就这样,仅此而已。他们也不应该哭,葬礼上的哭泣是只属于亲朋好友,但就算是亲朋好友,无论多么难过怀念,在下葬的一瞬间也会松一口气的。可老降和他们哪样都算不上,好友吧,谈不上,亲人那就更扯淡了。他们前来送葬的原因很复杂,也各不相同,有的是因为和老降有些交情,有些是村上的干部,有些是老降爹娘的好友,有些是敬佩老降的精神,有些是闲,剩下的都是别人都去了,我不去会遭别人说的。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,什么人,他们现在都有一股难以言喻的悲伤感,无处表达。可能是荒地凄凉的环境,也可能是葬礼悲伤的气氛,也可能是真的怀念老降。这些人从来没有参加过如此肃穆悲伤,又让人处境尴尬的葬礼,于是他们都在等三爷来。

三爷来了,带着志明来了,他亲自为老降超度送行。三爷舞剑为老降斩妖驱鬼,做法为老降超度送行,念经送老降好生轮回。一铁锹接着一铁锹的土盖住了那红木棺材,三爷念起来

“人来人往,人生如水,水如人生……”

王老师来了从城里回来了,他给老降带来了墓碑,普通的大青石,擦的光亮,约摸有个二十斤,上面刻着他的本名,几十年没人叫过的本名

“降土生”

老降一死,那片坟上就没活人了,只剩下那几条小狗,陪着那座坟。

当晚刚熄了灯,三爷冷不丁的问了一句

“什么时候回去啊,志明?”

志明苦笑了一下,淹没在那夜色里,没人看得见他回去能去哪里,真的去当农民吗。

“不回去了,三爷。”

“那你准备要跟我当道士吗?”

“那也行啊,当道士多好。”

“什么叫也行?你行我还不要你呢!一点悟性都没有,再说你当了道士,你爷爷不得气死,你祖奶奶都得从土里爬出来打我。”

“好好好,三爷,过年的时候我就回去。”

“跟你爷爷一个德行,没主见!”

志明也不懂三爷什么意思,他这到底是想要他留,还是希望他走,三爷的脾气总是那么的让人捉摸不透。

道观的日子永远是那么清闲,没有玄幻小说里和电视剧里面那么玄乎。三爷不会炼丹,玄水没教他,后院里摆的铜炉子杂草从炉口长的老高。三爷就每天早上起来做早课,把该念的经,该掐的决练几遍。然后拿起一柄剑柄包了浆的桃木剑,在院里耍两手,都是那时候看着玄水偷着练出来的,只有其形,没有其神,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花架子。然后煮点稀粥吃完,就带着志明下山,去王老师的保安室学习小学语文,顺便蹭一顿饭。再顺手帮马婆子发点小财,聊几句,最后去吴屠户家里,看看吴屠户他娘王寡妇的病怎么样了……再或者就是钓钓鱼,去后山犁个地,挖点红薯土豆之类的……完全没有个道士样子,志明一直觉得三爷不像个道士,但一直没敢和三爷提。

其实三爷不是不像个道士,他本来就不是个道士,或者说他不是个真道士,三爷自己也知道。这事还得从王老师老婆还在世时说起。

那个时侯王老师和三爷还不认识,吴屠户也还没给他爹报仇,马婆子的儿子才十五岁,和老降差不多大。三爷整天在观里闲的发慌,天天往山下跑。那天三爷晚上刚刚回来,把锅放炉灶上,就看见一个云游道士走进来跪老君像前。那云游道士看起来四十出头,一头油亮的黑发让三爷着实有点羡慕,穿着短道袍,裤子上扎着绑腿身背雌雄双剑,腰左别枣色大葫芦,右插着柄一尺浮尘,胸前斜挎着个小包袱。这道士看见三爷走出来,打量了一下三爷那银发白须,恭恭敬敬的作了个揖,从胸前的小包袱掏出来个小本,双手举到三爷面前。

“师兄,我是白云观的清尘,一路云游到此,希望师兄借个方便。”

“既同是三清弟子,那就请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