挑剔一点那是应该的。
顾里神神秘秘的拉着她去了一个地方。
据她说,要是还不满意,她把头砍下来给她当凳子坐。
姜宁被吊足了胃口,看着她开车拐进了一个四合院。
房子外立面保存得很好,有胡同那个味道了。
巷子太深,两人弃车走路。
一路叫卖吆喝之声,满满的人间烟火。
姜宁从繁华的都市,一下进入到弄堂小巷,古今建筑的冲突之下,她没来由的带了点伤感。
城市化进程太快,人的适应能力太强,这些历史文化早已被大多数人遗忘。
就算有少数人记得这些旧物,也不得不通过现代的宣传方式,让大家熟悉。
前两年就有大量的古建筑开发为旅游区。
但是大多数游客都是为了去凑热闹,真正欣赏的人却没有几个。
一切只是那些匠人的自我感动罢了。
进入到四合院,顾里就开始嚷嚷。
“秦奶奶,我来看你了,你快出来”
秦奶奶听到声音,打开门看到顾里,满脸微笑。
脸上的褶子都是岁月的痕迹,满头银发的秦奶奶,气质依旧优雅。
一颦一笑都是大家闺秀的风范,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,必然是个知性、风情的人儿。
秦奶奶拍了拍顾里的小脸,嘴里责备,却满脸宠溺。
“你这小丫头,又来搜刮奶奶的东西了吧!”
“说是来看我,你看你两手空空,也不知羞”
顾里吐了吐舌头,转移话题,拉着姜宁介绍道:
“这是秦奶奶”
姜宁点头,从善如流的喊了声
“秦奶奶”
秦奶奶点头,看着姜宁,这小丫头长得漂亮,看起来温婉可人,只是她没见过。
顾里知道她认不出来,偷偷的在秦奶奶耳边说了一声。
“郁南州的媳妇”
秦奶奶了然,难怪气质如此特别,她早有耳闻郁家和苏州姜家已经联姻,只是她身份卑微,没能去宴会。
江南水乡养出来的女儿,就是水嫩通透,往那一站,就和顾里不一样。
秦奶奶亲切的拉着姜宁的手把她带进了屋里。
留顾里一人在外面目瞪口呆,有没有搞错,她还成了外人了?
进到里屋,姜宁终于明白,顾里所说的包她满意是什么意思了。
各式的旗袍映入眼帘。
姜宁一眼就看上了那件白底兰花的海派旗袍。
海派旗袍意在展示人的身体曲线,和苏派旗袍略有不同。
等姜宁出来的时候,顾里瞪圆了眼睛。
她穿旗袍不伦不类,姜宁仿佛为旗袍而生。
第一次见她苏派旗袍她都惊艳了好久,没想到海派旗袍更是一绝,原谅她形容词匮乏。
她支支吾吾半天,只能憋出一句
“牛逼!”
秦奶奶嫌弃的看了她一眼,无奈的说道:“稗草开不出稻花,狗嘴里吐不出象牙”
她做旗袍六十多年,这京都的太太门都是她的坐上宾,以前人人都穿旗袍。
现在的人追求时髦,早已经摒弃旗袍,穿上了洋装长裙。
只有一些有底蕴的世家大族偶尔在重要的场合,还会来定制旗袍。
而她还是这么多年,第一次见有人把旗袍穿出韵味来的。
姜宁穿上旗袍,胸前鼓鼓囊囊,毕竟不是量身定做,她也不好太过挑剔。
她站在镜子前,抚了抚她平坦的肚子。
还好,影响不大。
姜宁随手在桌上拿了根木棍,将头发挽了起来。
秦奶奶满意的看着她,小姑娘不骄不躁,随手拿的木棍衬得她柔情似水。
看她这副样子,顾里色眯眯的凑了上去,手放在她不迎一握的腰上,掐了一把。
触手细腻,轻柔滑糯,腰上还有空余。
她退后两步,啧啧称奇。
真是便宜了郁南州,这种胸大腰细的顶级美女,居然只供他一人独享。
她要是个男人恨不得夜夜笙歌,哪里还有力气去外面招蜂引蝶。
姜宁倒是不知她还有如此龌龊的一面。
她同秦奶奶告别,再次道谢。
两人走到半路就接到了郁南州的电话。
姜宁拒绝了他开车来接的提议。
让顾里直接把她送到了东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