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,如乐开始一个班级一个班级的进行调研。
在调研结束后,与校长和老师们反复讨论,制定了一套课改方案。首先是加入过程性评价,即把学生的日常表现量化后,作为期终评价一半的占比。每个学生每学期起始分数定为80分,根据学生日常表现加减分。而为了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,小组在课堂的得分,将是学生们分数增加与减少的主要决定性因素。
在一个试点班级公布了日常量化考核后,学生们的积极性明显被调动了。而且,他们还有了一种集体归属感,为小组争光,也为自己挣分。
可是,在问道谁当小组长时,他们却几乎没有毛遂自荐的人。不知道是都比较谦虚,还是什么其他原因。
如乐想到,重赏之下必有勇夫。于是,他突然灵感闪现。饱含激情的说道:“小组长得分,是小组总得分除以十以后的组员得分的二倍。”
齐刷刷的,学生们都举起了手。有的还把手举得老高,喊着:“我,老师,我。”
如乐看着学生的表现,笑了。然后出主意道:“风水轮流转,咱们roll-the-dice决定吧?”
学生中一片嘘声!
作者注:小组中,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,小组长如何选定,小组成员之间角色如何轮换,小组与小组之间成员的轮换,都在实践中。
善易者不占,别误解了这句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