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军的素质可以信赖,但民兵们的素质参差不齐,其中更有妇人。要是提前开枪吓跑了黎人,民兵射击的准头会差许多。
杀人少了,威慑效果会减弱。
“稳住,谁都不许射击!”方玉喊道。
民兵队长们跑来跑去,传达着方玉的命令。
“打开保险,子弹上膛。”方玉喊道。
一百米的距离,黎人开始射箭。不断有箭支射到木墙上。
新军们表现的镇定,民兵队伍有些骚动。
在黎人距离营墙只有七八十米的时候,方玉喊道:“瞄准,开火!自由射击!”
一声整齐的枪声过后,又噼里啪啦地响起断断续续的枪声。不用说,后面混乱的枪声是民兵们开始射击了。
转眼间,冲在前面的黎人倒了一地。
赵铁深吸一口气,扣动了扳机。
一声枪响,黄勇的脑袋猛然一歪,身子倒在了地上。
“迫击炮,三发连射,目标,四百米,敌军中部。”方玉命令道。
“是。”
“校准参数!”
“参数已校准!”
“试射!”
“是!”
“砰砰。”两发迫击炮弹尖啸着飞向黄勇刚才毙命的地方。
已经被现代武器吓傻的黎人还没有回过神来,地动山摇的两声巨响便传了过来。
两朵土黄色的蘑菇云腾空而起,迫击炮落点三十米内再无一名黎人站立。
“砰砰砰”
“砰砰砰”
六枚迫击炮弹再次带着尖利的呼啸声向黎人队伍中砸了下去。
几声巨响过后,黎人们彻底崩溃了。
“这是神!”黎人们乱叫着,如没头苍蝇般四处乱窜。
只有一部分参与过剿灭清风寨的新军见过迫击炮的威力,大部分人都没有见识过迫击炮的威力。
他们震惊之余,兴奋地大呼小叫起来。
班排长和民兵队长们叫骂着,弹压兴奋不已的民兵。
“趴下!”
“注意射击!”
“谁让你站起来的,给我趴下!”
黎人们落荒而逃,清脆的枪声依然不断响起,不时有逃窜的黎人被子弹击中。
有些机灵的黎人躲在凹地土沟里,不过依然免不了被迫击炮弹炸飞。
见见血也好。
方玉一直等到黎人们逃得无影无踪,才命令停止射击。
很多黎人跪在地上磕头不已,口里胡乱地喊着。
不少黎人被子弹击中了非致命的胳膊、腿等处,在地上哀嚎不已。
被步枪子弹,尤其是7.62毫米这种子弹击中,即便是非致命地方中弹,,被射中一发,中弹者百分之百失去自主活动能力,包扎自身伤口都做不到。
中弹者若是手臂和腿部中弹,倘若抢救者能用急救包及时止血,用夹板固定伤肢即可,一般尚可以保住性命。
枪声停止,等了足足五分钟,方玉才发布了命令。“一班警戒,其他人打扫战场。若有逃跑反抗者,就地枪决。”
这时候,黎人们的惨叫声少了许多。
收缴战利品、押解投降的黎人搬运焚烧尸体等事自有人负责。
这次战斗打死了七百余名黎人,俘虏了429名黎人,其中轻伤121人,重伤一个也没有。
配备了现代武器的新军,击溃来犯的敌人不成问题,但要几百人控制一个县的都很困难,更不用说有效控制一州的土地。
人少,没办法。
方玉叹了口气。
“生黎”作乱,总有领头的部族,也有浑水摸鱼的部族。而且“生黎”所居住的地方都在群山峻岭之中,二三百人投进去根本溅不起一点儿水花。
此时,即便是一些还打算逃跑的大食人也听话起来。虽然他们没有参加战斗,但是打扫战场的时候他们参与了。
凄惨的战场和方玉所掌握的武力让这些人意识到,不听话的下场有多么凄惨。
简易心有余悸之余,倒是想着这些人有了这种武力,对付海上打劫的海盗来说,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。不说纵横四海,也绝对没有人敢惹他们。
方玉发了愁,有了这些“生黎”俘虏,营地的重建工作应该会快一些,但这些“生黎”俘虏也不是机器人,是要吃饭的。
虽然每日只给吃一顿饭,但也是粮食。
不可能无限制地让方玉自己输血,必须让县城有自我供给的能力。也要停止“生黎”的不断骚扰。
方玉将几名懂汉话的“生黎”放了回去,告诉他们只要“生黎”不攻击营地,他便不会主动进攻“生黎”。
若要谈判,随时欢迎他们派人前来。
几名“生黎”磕了几个头,回各自的部族报信去了。
“生黎”俘虏中,轻伤之人是指被自己不小心弄伤的“生黎”,至于那些挨子弹的,没有活着的了。
这些人简单救治之后,被民兵押着到了劳动营。
工匠们有些难过,建立奴隶和大食俘虏住的地方已经忙不过来了,这又来了400多名俘虏。
对方玉来说,这些“生黎”俘虏是打算释放的。太多的俘虏对人数很少的方玉他们来说,并不是什么好事。
当然在放走这些“生黎”俘虏之前,这些“生黎”俘虏都得干活。
累了,这些“生黎”俘虏便没有了逃跑和反抗的力气。
一半的“生黎”俘虏拿着镐头之类的工具,开始采方玉已经找好的石灰岩矿;另一半“生黎”俘虏背着土筐,将石灰岩矿送到规划好的石灰窑所在地。
石灰岩是炼制石灰、水泥的材料,提前准备一些也好。
这些“生黎”俘虏大概是被新军吓怕了,比那些黑衣大食人刚开始当俘虏的时候还老实。